“可。” 殿中,神女温和的嗓音传出。 殿门缓缓被什么东西拉动,日光瞬间涌了进去,神女逆光而出,黑色轮廓与白色光芒相辅相成,宛若只有黑白二色的水墨画从殿内铺出。 祂带着明皇,于瞬息之间来到农田之前。案几早已摆放好,两车红薯也被光禄寺官员带了下去,正在尝试烹煮,大臣们坐在座位上交头接耳,小声交谈。当上首那空无一物的案几后出现两道人影时,所有大臣都站出来,行礼:“拜见神女。拜见上位。” 神女先:“嗯。” 朱元璋这才说:“起吧,私宴,不用那么多礼。” 百官又一躬身,这才重新入座。 朱元璋侧身对神女摆一个手势:“神女请上座。” 明朝尊左,靠左边那个位置就是神女的座位。青霓坐上去后,朱元璋才坐到她右手边。 青霓问:“红薯亩产几何?” 朱元璋告诉祂:“四石零六斤。” “多了。” “多了?”朱元璋略一思索,便意识到神女在说什么:“确是如此。俺这块地是上好的肥田,每日有无数宫人专门打理,才能得这四石零六斤,若是在普通农人地里,不会有那么多收成。” 神女直接告诉他——也是直接告诉天下万民:“寻常田地,亩产约是二石半到三石之间。” “够了!”朱元璋说得干脆利落:“如今岁收,水稻一亩多不过三石,少者一石有余,唯有粪多力勤者,才能亩收四、五石。” 但是红薯却能在普通田地稳定在二石半到三石之间,对于明朝,实在是救命良种! 神女又道:“你当如何推广此物种植?” 天底下事情没那么简单,不是说亩产高,百姓就一定会迫不及待拿去种。 汉武帝那会儿,宿麦亩产是粟米亩产的两倍,但当时汉武帝推种宿麦依然很困难,从西汉推到东汉,两百多年,都没能彻底让小麦取代粟米,占据主导地位。 足以见得一个新粮种的推广难度。 朱元璋在得知地里种的是红薯,以及红薯亩产时,就考虑过这个问题。也知天上水幕会将他接下来的话传出去,就直截了当地说:“天下田税,官田亩税五升三合五勺,民田亩税三升三合五勺。重租田八升五合五勺,没官田一斗二升。其中,夏税以小麦为主,秋税以米为主。如今再添一税,为红薯税,并入田税之中,税收总额不变。至于红薯与麦米如何分配税额,尤需议定。” 水幕扬声,整个洪武天下因着这番话都乱糟起来。百姓高叫着好,欢呼声一浪大过一浪。 “太好了!” “太好了!” “我们能吃饱了!” 如果朝廷不把红薯纳入税收之中,他们也不敢种植,他们田地是要用来种小麦,种水稻,种可以交税的农作物,田税交不上,吃饱又有什么用。 现在就算收税,九成粮,一成红薯,他们也敢往家里田地种了。以红薯亩产二石半到三石的产量,就算只种一亩,也足够自己一季吃用! “真是老天开眼,神女开眼啊!” 他们欢呼着拥抱在一起,他们奔走相告,告诉一切没有看天空的人这件天大的好事。 红薯煮熟了。 光禄寺官员将红薯上桌,时间紧迫,他们也没办法把这种新食材玩出花来,只在请教过神兽五彩小蛇,知道红薯一整个都能吃之后,细细将皮削去,取出红薯肉切成小块,放在锅里煮。煮成汤,汁水粘稠,七八块小红薯肉在汤中沉浮,金黄颜色看得人食指大动。 刘基拿起汤匙,小心盛起一块红薯肉,缓缓喂进嘴里。 咀嚼那瞬间,瞳孔陡然扩大。 是面食口感! 可以当主食吃! 亩产三石米和亩产三石大豆,是两种概念! 刘基连忙站起来,走到宴席中央,行大礼参拜:“恭喜上位,贺喜上位,如此吉兆,定然预示我大明往后遇难成祥,甚少饥景。” 朱元璋刚咀嚼吞咽下红薯,知道他为什么这么说,便高兴得大笑:“哈哈哈哈!好!” 虽然刘基只是说句吉利话,不是真的觉得从此大明就高枕无忧了。 青霓也是轻轻咬一口红薯肉,连着甜汤一起咽下去。 就一个想法,煮的还不错,就是搞得有点像红薯糖水。 神女用绢子擦拭唇角,冷不丁说:“有宴无舞未免太无趣。” 朱元璋立刻:“俺去吩咐……” 神女:“你那御道,这两日是否无需用它?” 朱元璋点头。 “借你御道一用。” 神女将一条丝帛抛向空中。 丝帛飘来舞去,如翻涌不息的江涛,又是截断红霞的琉璃,光彩流离。 “啾——” 鸟鸣悠扬而悦耳。 那声音慢慢响亮起来,夹杂着翅膀拍鸣声。 M.DXSZx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