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考出身、专注于写文章的县官,往往厘不清这些门道,只能做监管之职。 这便给了书算人员为虎作伥的机会——勾结富势奸顽收受好处,减免他们的税例,或是将他们税例算到其他百姓头上。哄骗小民多交税例,据为己有或是买通上官。 富者贿免,贫者愈困,这样的顽疾由来已久。 新政为了解决这一顽疾,充盈国库,研提道:“简化税则合并征收、用银缴纳官收官解。” 最重要的一点,用白银交税,而不再直接交粮食。 此事好则好矣,却不是那么简单,裴少淮这般想。 第109章 税目化繁为简,以田亩为计,不可否认,裴珏提的新政一定程度上可以杜绝苛捐杂费,出发点是好的。 但他太急了,急着把自己磨得足够锋利,将功补过。 心中已有了初步想法,裴少淮收拾好书案,锁好门户,出宫归家。京官五日一休沐,趁着明日休沐,裴少淮打算去一趟杨府,向老丈人请教问题,听听老丈人的意见。 老丈人在大理寺做事,精熟律法、政策,对于新政必有自己的一番见解。 翌日,裴少淮夫妇乘坐马车回到杨府。 杨大人见到女儿女婿过来,心情大好,父女间吃茶趣谈。一盏茶后,杨时月起身说道:“女儿去同叔父婶母们问个好。” “去罢。” 余留翁婿二人在书房里谈正经事。 “贤婿今日来,是要谈吏部新政的事罢?”杨大人先言道。 裴少淮点点头,应道:“小婿有些事没能想明白,特来向岳父请教。”他能看出以银抵税之弊,但在朝堂局势上,他仍如身处云雾中,未能窥全。 “你且说。” 裴少淮问道:“吏部新政虽有可取之处,然弊端亦尤为明显,缘何朝中言官多支持他这一新政?”不管怎么说,十个言官当中,总有那么几个是为民考虑的罢?岂会全都支持? “此言差矣,不是支持。”杨大人言道,又解释,“一事兴起,必有一弊生,有人得利,便有人失利,这朝堂上哪有什么人人都支持的新政。” 接着道:“只不过新政初呈天子案前,于他们有利者支持,于他们无害者缄默,加之要执行新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才有‘朝中群臣皆支持’的假象。”还没到吵起来的时候罢了。 裴少淮当即了然,望向岳父道:“岳父的意思是,众人皆在隔岸观火,静观其变?” “正是。” 这就说得通了。 新政有利于充盈国库,此乃显而易见的。于是群臣都想先看看天子是什么态度。 裴少淮又道:“小婿想择此机发声,谏言圣上。” 杨大人早已料到,于是认真细听裴少淮阐述见解。 裴少淮踱步书房之中,口中出言平和,可条条句句都剑指“以银抵税”的弊端,不单从百姓的角度出发,亦从大庆朝的国力昌盛出发,有理有据。 杨大人边听边颔首,露出几分意外之喜,他道:“贤婿方才的一番见解,谈他人之所未见,谏得真诚恳切……只不过,朝堂谏言若只谈弊端,则落了下乘,若圣上问起解决之道,又当如何应答?贤婿恐怕还要再斟酌斟酌。” “小婿省得了。” 这也说明了,在杨大人看来,裴少淮方才那一番话,在朝堂上初谏是没有问题的。 …… 休沐后回到六科做事,当日刚散朝,苟副官便来了,分明急不可耐还要佯装平和,问裴少淮考虑得如何了。 “下官已经想好了。”裴少淮答复道,“等朝廷大议那一日,下官会廷前谏言。” 苟副官掩饰了欢喜之情,反是装出一副关心同僚、后辈的神情,谆谆言道:“小裴大人好好回去准备腹稿,到了那日无需紧张,只消顺顺利利把腹稿说出来即可。”又道,“工科其他几位给事中大人,廷议那日也会当庭谏言。” 换作其他年轻人,恐怕真会被苟副官唬住,成了替人添数的。m.dXSzX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