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的能实现这样的技术,人类的生活将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一就是便捷。试想一下,天南地北的人都要生病的,有些人由于出生在小地方,想去医疗条件好的大城市看病是非常困难的。 而小地方的医疗水平和医疗资源有限,它们发现了一些治不了的病就会建议去大城市。可是要去陌生的地方看病,一路上的花销,住宿的花销都不计算了。关键是耽误时间,去了得做检查,检查还得等结果,病人是回去还是呆在大城市? 之前看过一个新闻,说是一对夫妻去米国治病,三五天就花了十几万,还得等几周后出结果,但是这对夫妻身上已经没钱了,借都借不到,最后只能回国。 倘若他们能在虚拟世界看病,那么路费就能省下来当药费,能坚持更长的时间。出身不是原罪,但它确实会成为生死的关键。生物芯片技术要是普及,这样的差别就会缩小甚至消失,造福普通人群。 生物芯片的第二个好处是人类会因此寿命大增。 试想一下,有了生物芯片,就好像有个医生团队用所有的检测设备在检测你的身体,有了小问题立马就能发现,及时调整及时救治。 很多病,其实一开始都不难治疗,问题是当人们发现的时候,往往已经没有时间了。有些病它的早中期都不会对人类产生太大的影响,只有到了晚期,身体才会扛不住,开始不舒服。到了那时候,病痛可能已经扩散到了全身,还怎么治疗? 不要总说人要按时做体检,那根本不现实。能按时做体检的都是些什么人大家心里有数,要么有钱有闲,要么单位很好。可绝大部分的人都没有这种条件,很多人估计一辈子只有生大病才会做一次体检。 再者,那些常规的体检也很难发现一些隐藏性极好的疾病,真把这些恶性病筛查出来,成本难以想象,估计只有极少数极其重要的人才能享受到。如果一些疾病趁着体检期间空档偷袭了人体,等到下一次体检的时候,或许已经迟了。 有了生物芯片,就能早发现,早治疗,不再把希望寄托在体检上面。 最后一个好处就是实现资源最合理的配置,提升治疗水平。 好多地方的医院治疗水平并不高,但是不能撤销,因为这是人们生活的必备设施。一旦能在虚拟世界进行问诊,大家就会选择那些能力强的医生看病,那种有本事的医生的收入就会急速上升。 假设约不到那种好医生怎么办?那就约次一级的医生,然后以此类推。 为了让自己的收入提升,这些医生就会玩命的提升自己的水平,那些不提升自己的,妄图在线下混日子的医生,慢慢的就会在原有的单位呆不下去。然后那些医院就会缩减规模,除了保障民生的最低要求,多出来的医生就会被辞退。 然后就是资金,医疗资源的倾斜,好的医生和医院会获得更加多的投资,越是靠前就越是吃香。这么一来,杜绝了混日子,混职称的人,也杜绝了现实中一些医院的浪费。 好多医院的很多药物放到过期还用不完,这不是它们的错,谁也无法估计用量,排除那些别有用心的人不说,这其实还挺正常。 一旦虚拟世界问诊能实现,药物的生产,购入就会合理,毕竟是按照看病来开药的,缺什么才买什么,不是买什么用什么。好多医院的医生其实知道开什么药最好,但是医院本身没有,他们只能硬着头皮开。也不敢叫人出去哪个药店买,要不然人家会说医生和医院入股了外面的药店,两头不是人。 陈潇很快就想通了很多事情,事情还得一步步的来,想那么没用,先把东西捣鼓出来再说吧。 汇总了相关的研发说明,陈潇从南非返航回到了长泽洲知道生命科学和医学实验室开始实验。 对于老板突然间又掏出了好东西,科研人员已经习惯到麻木了,他们也不知道老板是什么情况,怎么那么多好主意,这些思路和技术到底从哪里搞出来的? 屈萍作为该方面的领头人,她更为的震惊,这个老同学以前可没有那么耀眼,即便是有些学习天赋,但是走不到这个程度。这些年来,他拿出的东西跨度大,水平高,好似一个全知全能的人一般。 有的时候,知识也是一种性感,显然,陈潇在屈萍的眼里就是世界上最性感的最令人心动的男人。可惜的是,他的身边有太多太优秀的女性。 收起这些乱七八糟的念头,屈萍把精力放入了研发当中。 其实研发生物芯片的思路也不是很复杂,毕竟有了神经元计算组技术在前面,下一步就是把这种技术小型化,排列更加的合理,达到最大的应用效能。 但由于一开始的生物芯片不可能立马能投入到生产中,现在只是一个比较巨大的模型,足足有拳头那么大。 这既是原始模M.dXsZX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