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王宁氏这个老太太,除了敬佩就只是敬佩。一个寒门寡妇,能教养儿孙两代成才,绝对不是一个普通的老妇人。 要知道,这个时候,读书人多不少,可真正能取得功名的人数并不多。 不过想着老人家从城里赶过来,路上还要耽搁些时间,道痴便先去后山担水去。 挑到第四担,虎头憨憨地过来,道:“客、来……叫……” 道痴明白,这是老和尚在叫自己过去。他擦了把脸,先回斋房换了身干净僧衣,才走到禅室外,道:“大师父……” “进来!”老和尚扬声道。 道痴应声进了禅室,便见屋子里除了老和尚与王珍之外,还有个花甲之年的老妇人。 道痴只用眼角余光扫了一眼,便低眉顺眼地做乖巧状。 不得不说,他这副长相即便不是俊秀无双,可耐不住看着乖巧老实,难使人生厌。 王珍长子年岁同道痴差不多,想着这个从堂弟命运多蹇,忍不住眼中带了慈爱。 王宁氏心中也暗暗松了一口气,被指嗣子的不满消了几分,虽说不当以貌取人,可眉清目秀总比歪瓜裂枣要强。当看到道痴光溜溜的脑袋瓢,还有身上的僧衣,老人家的目光越发柔和。 人都有七情六欲,真正能做大心如止水的这世上又有几个? 若不是信奉佛祖,常伴佛经,她也未必能咬牙熬了下来。她是虔诚的佛门信徒,对于在寺里长大的道痴不由地就多几分好感。 道痴近前几步,对着老和尚做“合十礼”:“大师父。” 老和尚吩咐道:“还不见过这两位施主。” 道痴应声见礼,老和尚又指了指王宁氏道:“这位施主就是外九房的太孺人,有话要问你,你可如实作答。” “是。”道痴应了一声,望向王宁氏,道:“太孺人请问。” 见他瞳清目正,行动之间,只有安静祥和,没有少年人的淘气焦躁,王宁氏心中已经是八分肯了。毕竟国法族规所至,外九房总要选个嗣子的。 她沉默了一会儿,道:“开蒙了么?” 道痴点头道:“开蒙了。” “都习过什么书?”王宁氏接着问道。 “三百千都学过,四书五经也粗读了。”道痴回道。 这下不仅王宁氏微露诧异,连王珍都忍不住多看了道痴两眼。 随即王珍明白过来,若是道痴真的不堪造就,祖父不会这般看重;若是堪堪造就,那有几分才气便也不稀奇,毕竟他父兄都是“神童”。他即便不能比肩,也当比常人多几分颖慧。 王宁氏诧异的是,道痴寄养在寺里,接触三百千这些蒙书还罢,竟然还能开始学四书五经这些儒家典籍。M.dxSzx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