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谌很自然地想到了石韬。 以许靖的那篇文章为引,荀谌转述了石韬的观点。朝廷想度田的根本原因是要解决吃饭问题,不想再出现流民。度田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如果不度田也能解决这个问题,朝廷并没有坚持度田的动机。 事实上,河东就没有度田,占据着超额土地的大族并没有受到什么冲击。 虽然天子对此很不满,但也只是不满而已,并没有强令荀彧度田。 某种程度上,这可以看作天子履行了诺言,给了荀彧足够的自由,让他去探索实现王道的办法。 当然,荀彧也因此承担了极大的压力。 如果能在农学上有所发现,大幅度地提高产量,在不度田的前提下也能解决百姓的温饱,是否可以认为王道实现? 孔融、崔琰听完,大感兴趣,追问了一些详细情况。 荀谌见过石韬之后,对农学就不太感兴趣,所以也没加以宣扬。孔融、崔琰也对石韬考农学堂不以为然,从来不屑于提及。此刻被逼无奈,病急乱投医,意外发现这竟然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至少有一定的可行性。 唯一的问题是,农学能不能在短时间内实现突破? 崔琰抚着胡须,思索片刻。“可以申请试行,首先表明一下态度嘛。” 孔融也说道:“没错,就当是缓兵之计,也是好的。友若,颍川人杰地灵,文若又在河东推行新政,不如就由你来写这篇文章吧。” 荀谌瞅了孔融一眼,有些不屑。但他没有拒绝,答应了下来。 就在崔琰的房中,荀谌铺纸研墨,写了一篇文章,主张提倡农学,增加产量,以解决粮食不足的困境,缓解人地矛盾。 他提出了一个看起来比较有力的理由。 就算度田,也只能解决一时问题,不能治本。只有提高粮食的产量,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如果天下不缺粮,粮价就能保持平稳。就算拥有再多的土地,获利也有限,兼并的问题不解自决,岂不比强行度田更好? 文章写完之后,孔融等人传看,又提了一些意见。 孔融最后又说了一句:“友若,汝颍的年轻人最多,推崇屯田的也不少,不如就让他们去研习农学吧。” 荀谌没好气的瞪了孔融一眼。“我荀氏子弟有从政的,也有从军的,就连入宫为贵人的女子都到印坊里做事,难道还不够?儒门值此生死存亡之机,你身为圣人之后,难道只会说人,自己就不肯做些事?” 孔融的老脸有些挂不住。“你希望我做些什么?年近半百,是去学农,还是从军?” 荀谌忍不住发作道:“你少年成名,M.dXsZX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