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穆的气氛下,列夫捷特大主教站在上首,有条不紊的主持仪式,奏哀乐,唱赞歌,朗诵圣经,祈祷,致悼词,最后是安魂礼。 一套流程走完,花费近个小时,众人随着仪式站起坐下,又站起坐下,累得够呛。 期间,克里夫斯基夫人母女几番泣不成声,但其中真心有多少,就见仁见智了。 这不是苏叶有偏见,而是事实如此。 马特维父亲早逝,克里夫斯基夫人回到法国生活,情人不断,甚至还生下一个私生子。 儿子女人则留在俄国,由克罗夫斯基子爵的妹妹抚养。 莫雷特夫人是女孩,每年有机会前往法国见自己的母亲,可马特维却被子爵拘着,不允许他和生活放荡的母亲多相处,生怕染上法国人那种散漫的习惯。 因此他们之间,更多是利益牵绊。 等到马特维长大,克罗夫斯基夫人也老了,钱财变少了,又被私生子想方设法骗走大部分,跟着父亲直接跑到中东去了,不见踪影。 她需要有人养老,才重新回到俄国。 好在她做的这些,都是在法国,且藏的还不错,风流名声并没有传出来。 这样的她,哭得到底是自己独子死了,还是供养自己的财产没了,还真说不好。 至于莫雷特夫人,或许婚前和弟弟的感情不错,可随着这些年她结婚,生下孩子,丈夫因行事不谨慎,犯下大错,失去继承权。 她想不想和弟弟争夺爵位继承,还真不好说。 反正,在昨天两人完成克罗夫斯基公爵的计划,帮助促成她和卡列宁的婚事,苏叶就已经知道了,在母女心里,还是利益占据上风。 要真的伤心,是无法顾及利益得失的,只会失去理智闹起来。 而她们表现堪称完美,大方得体,哭泣,停止都恰到好处,实在叫人难以相信,她们现在的哭,有几分真心。 但该说不说,这样的哭声适合当下氛围,于是众人纷纷出言安慰,配合这一场演出。 看到这一幕,苏叶扯扯嘴角,马特维做人挺失败的,全场这么多人,竟没有一个人是真心为他的死难过。 哦,不对,还是有的。 苏叶眼角余光撇到角落里,一位修女打扮的姑娘,正流着泪看着这一幕。 她眼底的悲伤是那么真实,真实到好像失去心爱的情郎。 啊这,苏叶悄悄动了动身子,让自己的观察更方便点。 姑娘还是少女模样,估计也就十七八岁,有着栗色头发,和一双明媚的棕色眼睛,鼻子高挺,嘴唇粉嫩,清纯中带着少女的妩媚。 视线往下移,不由顿住M.DxSZX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