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全是西北十地培育出来的好果子。 还有一些原本是汴京才产的果子,如今在西北也能种植。 自小在汴京长大的四王爷看得眼冒金光,这东西他喜欢啊。 他做梦都想再回家乡,可惜这辈子是不成了。 两人坐定,又说起重要的事。 没想到三哥竟然退兵,看来是真的怕了你我,如此要不要乘胜追击。四王爷说着,其实也有点犹豫。 三哥好不容易打七王爷,自己要是跟着打,再让他调转兵马怎么办。 纪岱直接道:万万不可。 自小十一过来,说话一直和气,还是第一次说的这么确定。 纪岱随后说出原因:三哥兵强马壮,你我合力方能抵抗,若追击的话,说不定会中了圈套。 便没有圈套,咱们两地的民生怎么办,我的兵将出来也有月余,军饷后勤每日花钱如流水。 想来六哥你这里也是如此。 朝廷又没有拨钱,再打下去,咱们封地的日子还过不过了。 马上冬天,封地百姓也是要过年的,将士们也是要回家的。 屺王一字一句,说到了四王爷身后将士们的心坎上。 同来的四王爷手下指挥使,最近也吃了不少败仗,手底下人心涣散,若再打下去,不管赢不赢,将士们都不好安抚。 再说,上次打赢的奖励都没给呢。 上个月工资都没发,下个月还有劲干活吗? 说到过年,更是让本地指挥使点头。 虽说他们这里没有西北那么冷,但冬日还是难熬的,再不放将士们回家修补房屋,打猎补贴家用,别说打仗了,逃兵都会一抓一大把。 不说远的冬日,九月十月,也是收获的季节,大家还等着回家割麦子。 出来征战的都是壮劳力,他们不在家,家里妇女老弱又要赶制军需物资,还要收粮,哪有人手。 本地指挥使正想着,屺王也道:收粮也是大事,想来本地麦子也该收了,还是让将士们休整休整,攒些过冬的粮食吧。 这下,连四王爷身边的本地知府都看过来。 这些事对四王爷来说,是一问三不知。 毕竟他从不了解什么民生,问他麦子几月种下,几月收获,他要是能知道,那才见鬼。 再说,知道归知道,能跟战事联系到一起,还能理解兵将,又是一回事。 眼前的十一王爷年纪虽小,对民生却是了解的。 四王爷还在点头,小十一详细说着,他也觉得是那么回事。 所以意见就是,不打。 这让四王爷本人也松口气。@无限好文,尽在海棠书屋 不打好啊,不打他也轻松。 那既然这样,咱们就不打。四王爷说着,叹口气,世事艰辛啊。 这话让众人侧目。 你一个王爷,有什么艰辛的,什么都不用管,只知道赢了输了,却不知道怎么赢的怎么输的。 就在大家松口气时,纪岱却又道:只怕没那么简单。 一句话提起众人的胃口,纪岱也不卖关子:想来三哥去打南边的七哥,对咱们这边兵力就空虚了。 估计皇上会让咱们跟七哥南北夹击,拿下三王爷。 也就是说,还要打? 这,这还要打?四王爷抱怨,朝廷不给钱粮,怎么打。 本地指挥使实在受不了,拱手问了年纪比他小的十一王爷:屺王殿下,您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靠近三王爷封地的城池,先戒备着,若朝廷真的让打,咱们去探探情况。 剩下的大半人手,还是回家收粮吧。 指挥使还在琢磨意思,当地知府率先明白过来:多谢屺王指点! 四王爷还一脸蒙。 说白了,装装样子给朝廷看就行,装作一副进攻的模样,既应付了上头,也能休养生息。 没人想真的打仗。 特别是四王爷的封地。 平时六王还好,不过吃吃喝喝,就是个标准的闲散王爷。 真打仗了,既要不来物资,也调不来兵将,一切都要知府跟指挥使操心。 这种情况下,本地官员还是不想打的。 几个王爷打架,跟他们有什么干系。 四王爷在家臣的解释下,彻底明白,看向小十一的目光,竟然像看到救星。 不管怎么样,他这没事就行。 弟弟对他还那么好。 剩下的,就是商量双方怎么防御三哥那边了。 有了前面的铺垫,四王爷知道小十一人很好。 本地知府指挥使知道十一王爷有能力,防御布置自然听了纪岱的建议。 纪岱会在这边常年部署五千兵力,三个月一轮换,全都是精兵,保卫四王爷城池的安全。m.dXSzx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