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了一些。” 明熙帝问:“你怎么想的?” 大皇子有点迟疑,但还是道:“儿臣认为,江浙官员虽然结党,但,也确实有能力,且人数众多,宜稳不宜动。杨显荣四人正在被清算,江浙派已受重击,余下的人也受牵扯,此时应适当安抚提拔,平稳且快速过渡,方能确保政令通达,不至于因为朝堂动荡,影响百姓……” 明熙帝深深地看着他。 仁厚吗? 他心系百姓,顾念朝臣,确实仁厚。 可,正确吗? 正确不正确,还真不好说。 虽然有珠珠的先知在,明熙帝心中已经偏向于顺应天意,立四皇子为储,可对于占嫡占长的大儿子,深心里,也实在是不愿也不忍放弃的。 可是今天,他第二次,深深感受到了这种执政理念的南辕北辙。 要知道,治国并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时常需要壮士断腕。 国力有限时,没法让每一处都能正常运转,那就只能忍痛放弃一部分利益,来求得更大的回报。 如今之事也是一样。 问题的关键,从来都不是江浙派啊!! 党争是永远避免不了的,什么派全都无所谓。 江浙有什么错呢?江浙不过是有钱,生活富足,所以更有余力追求思想上的东西,会有更多人念书,文风愈来愈兴,才子愈来愈多,科举入仕的自然就多。 把同样的条件换到什么地方,都是一样的。 可对于朝廷来说,一处富足与百处富足,肯定是不一样的啊!是一两银子香还是一百两香? 都不说人才不人才了,就只说,能多让一方百姓吃饱饭,带来的连琐反应就是巨大的。 要是照大皇子这么说,哦,我把江浙派领头羊给嘎了,立马再从你们江浙派挑几个人来,坐这个位置,熟门熟路,平稳过渡,看起来是挺好的。 可他们损失了什么? 我身为一个皇帝又得到了什么? 只是四个家族的家产吗? 嗯,虽说这个数字也确实挺大的,但我是皇帝啊! 我在这个时候,应该拿出厌极了江浙派,恨不得把所有江浙派连根拔起的架势,才好让他们让一步,让十步,让百步,好最大限度地出台政令,让南北早日趋于平衡啊! 他们不乐意?不乐意又能如何? 他们不好好干? 头头我都杀了,你猜我介不介意多杀几个小喽啰? 只要表露出我的决心,那伙人绝对乖觉得什么似的,干完手头的事还恨不得多干一点表现表现。 这才叫利益最大化。 可是呢,你要说大皇子错了,也未必就是错。 他这种办法,操作好了,就是君臣相得,一段佳话。 为什么呢? 因为杨显荣四人肯定是要死的,在死之前,会吐出什么消息,余下的这些人,肯定心里有数,谁也逃不过。 在这个时候,若君王不追究而是安抚,那对他们来说就是死里逃生,会十分感激,而对于君王来说,就是使功不如使过,更容易控制。 这种办法更纡回些,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事情办出来会显得很漂亮,会有仁君之名。 可这对明熙帝这种武皇帝来说,呵,你都一头小辫子了还敢让咱哄你,给你脸了?! 所以才说不在对错,就是路子不合。m.dXSzx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