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第150节


    卫景平惊讶:“哪个谢大人?”

    莫非是老顾。

    “谢传胪啊。”段凤洲说道:“他的画已成绿筠坊一绝了,先前卖十两银子,如今十五两都一幅难求。”

    卫景平:“……”

    怪不得许久没看见顾世安,他竟然挣润笔费去了?

    为什么不叫上他,哼哼,有点气啊。

    作者有话说:

    啊哦,宝子们比渣渣作者还提前知道剧情~

    第171章 伙伴们的日常

    ◎打听一下什么时候能喝上喜酒。◎

    除了张、顾二人之外, 听说另外还有多名同年在那边兜售墨宝,次日放衙后, 卫景平也去了绿筠坊。

    有财同发, 他得跟上大伙儿的脚步。

    绿筠坊又叫翰林坊,从“翰林坊”这三个字就能看出来,聚集在这里卖字卖画的,至少是有个进士出身学历的士子。

    且他们官阶不高, 年俸禄较低。

    拿卫景平这样户部正六品的京官来说, 当朝所给一年的俸禄是72石米, 折合成银子是46两, 均到一个月4两都不到, 按照京城里的物价,3-4口之家租个一进院的宅子每月都差不多要半两多银子了, 这是住的,吃的方面, 一斤肉的市价是90文钱, 一户之家每月吃10斤肉就得支出1两银子, 米面蔬菜瓜果俭省着吃, 月怎么也还得一两多银子,余下那不到1两掰成几份用只是能勉强凑合, 听说许多官员月初领了俸禄回去,马上把换成铜板分成30份挂在房梁上,以后每日取下一吊钱作为这一日的花销,如果没花完,就找个竹筒装起来, 以应付日常额外的开支, 就这样精打细算, 量入为出,绝不多花一个铜板。

    许多新科进士初入京时,都是用这个办法过日子的。但随着娶妻生子,甚至还要往老家寄钱赡养父母,到手的俸禄越来越不够用了,那些个为官清廉不愿意在官场上营私苟苟捞银子的高学历下品官吏们,凭着他们读书时练就的一手好字,或者作画,陆续去翰林坊摆摊开始卖墨宝,赚养家糊口的钱去了。

    卫景平走进去一看,这翰林坊就是个以买卖书画为主的集市,来逛人还不少,有垂髫的蒙童,少年秀才,也有白发的童生、附庸风雅的商贾……他们逛下来观摩的心思多,出手买下来的意愿并不是那么强烈,因而这里的买主少而又少,很稀缺。

    所以每个书画摊也不是每天都有生意能开张的,隔三岔五卖出去一幅也是有的,跟段凤洲嘴里好像来了这里就能捡钱的行情有点差距。

    许是张永昌有个新科榜眼的名头在身上,顾世安有个传胪傍身,加之他作画确实是一绝,才有买主愿意花钱吧,卫景平心想。

    今日张永昌没来,他出来的时候张榜眼还在埋头书写什么呢,卫景平转了大半圈下来没遇到一个相熟的。

    再往里头走,翰林坊后门处的热闹引起了他的注意,老远瞧着,那里摆了几口卖咸菜的矮缸,哦,是个咸菜摊子。

    里三层外三层的人围在那里排队买咸菜,卫景平瞧了一会儿才发现缘由,咸菜没什么好挤破头去买的这家咸菜摊子啊,你买他家的咸菜3斤以上,摊主会赠你一幅墨宝,多数人是冲着墨宝去的。

    这墨宝呢只题字不留名,如果你想要人家题上名字拿回去收藏传家,就得加银子了。

    不过需要留名的也少,对于多数人来说,买咸菜赠墨宝很划算,尽管这咸菜的价格一斤比外头贵三成,也就是6文钱。

    别小看一斤咸菜多出来的6文钱,一天卖出去200斤,就是1200文钱,一两多银子了。

    而卖出去200来斤,需要60-70个顾客,卫景平站的这片刻,就看见十来个人一手提着咸菜兜子,一手卷着墨宝从摊子上离开了。

    也有加了m.DXSZXEdu.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章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