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歹还能借一借这波人气。 周秋萍等人没在京城多待。他们都怕继续呆下去,胡经理会威逼利诱卢小明也开启签售模式。 明明以前老胡也是个正经的好同志,一板一眼,极有格调。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他就一步步堕落成这样子了,一心钻在钱眼里。 果然老话说的没错,钱啊,那就是万恶之源。 大年初四,国家法定春节假期结束的当天,周秋萍一行人就登上了火车,直接回江州。 火车的电视机在播放春晚,还有人跟着电视机轻轻哼唱。 好几个上了年纪的阿姨夸奖卢小明:“这孩子长得真俊,跟小金童似的。” 卢小明害羞地将脸藏在了父亲怀里,不好意思叫人看到。 卢振军笑着摸了摸儿子的头,把人带到软卧车厢里坐下。 结果就算关了门,都不能阻挡他自己的歌声。 因为火车广播也开始播放《太阳娃》。 车厢里的人全都看着卢小明笑。 周秋萍都说不清楚到底是不是因为最早自己提议利用火车宣传磁带的缘故,现在火车也成了点歌台,经常有旅客跟乘务员提要求,希望他们播放自己喜欢的歌。 一首歌被点播的频率越高,就代表它越受欢迎。 周秋萍的思路开始扩散,她隐约想起来90年代有段时间地方电视台常常会有点歌节目,特别受欢迎。 点一首歌要100块,而且还不是一个人独占,一首歌大约能够放三个人的祝福信息,照样大家抢着去点歌。 那时候她已经自己开始做小饭馆了,店里服务员一个月也不过300多块钱的工资,却愿意掏100块给自己的小女友点歌送祝福,看着自己和女友的名字一起出现在电视上,幸福的乐呵呵。 当时她就觉得电视台可真能赚钱,以他们这种苦哈哈做小生意的人赚的多的多。 她拿出了本子,记下了电视点歌台5个字。 现在想想看,90年代能产生那么多脍炙人口的歌曲,各家电视频道的点歌台也功不可没。不管是刘德华的《冰雨》,还是周华健的《朋友》,亦或者孙悦的《祝你平安》,还有蔡国庆的《365个祝福》,几乎都是通过点歌台节目走进千家万户的。 人们熟知了这些歌,然后再去购买磁带,推动的后者的销量。 这是个非常棒的宣传平台。 90年代的电视对老百姓来说还具有强烈的神秘性和权威性。能够花几十乃至上百块钱将亲朋好友的名字打在电视机上,是件极有面子的事。 周秋萍越想越兴奋,又在笔记本上写下:积极向上。 因为是点歌送祝福,所以受欢迎的歌曲,基本基调都是明亮温暖,温情脉脉。 余成好奇地扫了一眼她手上的笔记:“什么意思?” 周秋萍冲他眨眨眼睛,笑眯眯道:“挣钱。” 她眼中流淌着小得意,让她整个人都无比生动。岁月在她身上烙下的痕迹,扫去了青涩与懵懂,留下的是自信与从容。 余成突然间很想低下头,亲一亲她。 然而周围全是人。 高女士在和卢振军说话,三个孩子则在床上玩耍。就连彭阳和朱莉都在不动声色地较劲。虽然他也搞不清楚,这两人有啥好较的? 最后余成只能和女友咬耳朵:“我好想你。” 周秋萍的脸蓦地红了,尴尬地清了下嗓子,开口询问大家:“你们要不要吃东西?” 带了不少东西在路上吃呢,可别再背来背去了。 列车一路开到江州。 卢振军的司机朱向阳已经开着车到火车站等待。大家又火车转汽车。 等车子开到大街上,经过庙会的时候,周秋萍特地摇下了车窗。果不其然,庙会里也有人拿着录音机播放《太阳娃》。 这首歌真的M.dXSzX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