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开藤蔓,柴宗训小心翼翼将泥土慢慢翻开,已经看到红薯脑袋。 “铁铲,”柴宗训兴奋的大叫:“给朕拿个铁铲来。” 仅仅只是一株薯藤,竟得了两大三小五个红薯。 柴宗训挑出一个大的,剩下四个交给万华:“阴凉干燥处保存,可千万别被老鼠蚂蚁给啃了。” “老奴遵旨。” 柴宗训将红薯洗净,兴冲冲拿到燕云会馆:“你要的是这个吗?” 玉黍也非常兴奋:“就是它,就是它,摩斯歌的人都吃的这个。” 柴宗训说到:“它的中原名字叫红薯,明年这个时候,你再到燕云会馆,我请你吃红薯,管够。” 陈烈钧仔细研究了一会:“苏公子找的红薯就是此物?我确定在苏禄岛上没有。” 也许是生意做遍四海的阿拉伯商人将红薯带到苏禄,随后徐光启又从苏禄引进,所以才导致柴宗训出了偏差,毕竟这时候与徐光启所处的年代隔了六百年呢。 还好遇到玉黍,不然此时在苏禄岛寻红薯,不啻于缘木求鱼。 陈烈钧跨海运过来的货品要交给老东主,秦阿丹兄妹也要在汴梁城游玩一番,几人就此分别,约定几日后再到燕云会馆相会。 既是定下抢人方略,柴宗训得和赵匡胤商议一下,毕竟具体执行的人是他。 “宋王近日在忙些什么?”柴宗训问到。 潘惟德回到:“回皇上,宋王近日在忙义门世家分家之事。” “什么世家?”柴宗训追问到:“哪个世家如此厉害,分家竟要当朝宰辅主持?” 潘惟德说到:“真正分家之时,恐还须圣驾亲临主持。” 因为银行全面开花,为首的豪强世家被抄家,剩下的大族都不好过,竟还有世家须圣驾亲临主持分家? “这个义门世家,是怎么回事?”柴宗训问到:“你知道吗?” “回皇上,”潘惟德说到:“近日朝中同僚都在议论此事,臣也听说了一些。” “快给朕说说。” “这义门世家本姓陈,是陈王后裔,自唐开元年间岳阳王陈叔慎五世孙陈旺在此开庄,到现在两百四十多年却一直未分家,且家风和睦孝义。” “唐时僖宗曾御笔钦题‘义门世家’,称‘天下第一家’,并赐一联‘九重天上旌书贵,千古人间义字香’,以示赞誉。” “唐昭宗亦曾御笔题书‘义门’,后中原混战,义门世家所在属伪南唐,南唐主亦多次下旨表彰。” “先是时宋王亦曾赋诗表彰‘问道江南谁第一,咸称惟有义门陈’。” “陈氏孝义遍传天下,更有千人同桌,百犬同槽之逸闻。” 怪只怪柴宗训一心要带领大周进入现代化,如此孝义世家竟从未听说:“千人同桌,百犬同槽是什么?” “回皇上,千人同桌,说的是义门陈氏礼义为先,孝道治家,满门重义尚德。至今家有千余口同吃同住同下地。每日设广席,长幼依次坐而共食,倘有一人因事耽搁,其他人必等他到来方才入席。” “而百犬同槽,那更是佳话。说的是陈氏蓄犬百条看家护院,共食一槽,一犬不至,其余九十九犬皆不食。原来陈氏柴扉旁,有一只老母犬,脚拐,眼瞎。每晚睡门楼之上,伴星斗,防匪人,尽其义也。老犬不至至,余犬便皆不食。” “相传有一年,昭宗御驾亲临。带来一百个只肉包子,放在犬槽内,群犬呼而相聚,各衔一只包子于口中,但见一条白犬,独步槽前,口叼两只包子走了。” “昭宗异之,遂率人尾随其后,至一柴扉旁,见有一拐脚黄犬席地而卧,白犬将肉包子丢了一个给黄犬,众犬方摇头晃脑,有滋有味地啃动嘴里的包子,昭宗见状,圣心大悦,称道:真义犬也!” “皇上试想,犬不过畜生,哪有灵智?却因陈氏孝义,久而久之连畜生皆受影响,真真天下第一家也。” “竟有此事?”柴宗训说到:“那朕得去看看,不过如此孝义之家,却让其分家,岂非大伤人伦?” “皇上,”潘惟德说到:“陈氏现有丁户千人,连同女眷,家仆等等算下来早已过万,德安半县均属陈氏之地,如此对州县威胁极大。” “江州知州特请旨以‘孝义传天下’令陈氏分家,以陈氏孝义太盛,散至各地为孝义典范,教化乡民为由,将陈氏分家。” “不好不好,”柴宗训摇头到:“既是如此孝义,何堪让人分家?速召宋王,朕要与他再议此事。” 趁着潘惟德去传旨,柴宗训找来义门陈氏相关奏折看了看,原来陈氏不仅称天下第一家,更有不少子弟在朝廷为官。新任的户部尚书陈象升,便出自义门陈家。 如此孝义之家,就此分家太过浪费,当能好好利用一下,柴宗训心中有了计较。 赵匡胤匆匆进宫,这大半年皇帝基本不太理朝政,眼下又要征辽,他忙得可算是焦头烂额。 m.dXszx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