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可不熟,老汉在山下都卖了十几年柴了。” “可有什么逸闻?我寻常最喜欢听这些,老哥可以讲讲么。” 樵夫想了想:“从前倒是没听说什么逸闻,只是最近听说皇上老爷搞义务教育,马上就要开学,山下人都议论开啦。” “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当然是好事。” “爷爷,我不去读书。”原本在一旁闷头吃饭的小孩突然开口到:“咱们家里穷,皇上老爷虽然不要学费,可读书的笔墨纸砚都要钱,我不想爷爷那么辛苦。” “混账,”樵夫喝到:“花不花钱哪是你操心的事,你安心把书读好就行。” 小孩摇头到:“可我不想读,爷爷没读书不也过了一生吗。” “可是爷爷穷了一生,连在山下给你安个家也做不到。”樵夫有些苦口婆心:“娃呀,你是赶上了好时候,要是爷爷那时候也能不要钱就读书,就是砸锅卖铁,我也要读,像咱们这样的苦人家,读书才是唯一的出路。” 董遵诲淡淡到:“大哥倒还有些见地。” 樵夫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客官见笑了,老汉一个樵子,能有什么见地,都是听城里人议论来的。” “哦,他们都议论了些啥。” “都是些没甚见地的胡说,客官想听,那老汉就说说呗。” “托皇上老爷的福,国家承平了二十年,也免了我们很多的税,但像我们这样的穷苦人家还有不少。不是我们不拼命,可生在这大山里,除了打柴打猎,实在是没有出路哇。” “现在皇上老爷愿意拿出钱来给我们这些穷人读书,就是在给我们找出路哩。只要读完小学堂,至少能识个字算个帐,不像老汉这般睁眼瞎。如今天下到处在搞建设,就说凿运河吧,老汉就是因为不识字不认路,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赚钱。” “要是学生刻苦,能够考上中学堂,至少也能学个一技之长出来。现在皇上老爷正在大搞建设,紧缺工匠,我听说一个工匠的薪俸不低于县里的皂吏哩。” “要是祖坟冒了青烟,考上了大学堂,出来就能吃官家饭,那世世代代都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了哇。” 小孩插了一句:“爷爷,那官家饭可是那么容易吃的。” “就是一代吃不上也没关系,”樵夫继续说到:“倘你去读了书,识了字,会了算术,自然要比爷爷一个樵子赚的钱多,你的孩子就可以不用为生活发愁,可以安心读书,这样他读个中学堂没有问题。” “读了中学堂有了一技之长,能赚的钱更多,那就可以设法培养他的孩子,说不准孩子就能考上大学堂,那咱们祖祖辈辈都有荣光啦。” 董遵诲笑到:“大哥想得倒还挺远。” 樵夫摇头到:“老汉一个樵子,哪能想那么远,这也是听山下人议论的。什么‘祖龙奋七世余烈,方统一中原’,这太平盛世的宰相,岂是一代人就行的,不得几代人的累积么?” “儿子做了县尊,孙子才有可能做知州老爷;孙子做了知州,重孙才有可能节镇一方。这样一代一代累积,才有可能做到宰相嘛。” “太平时节,这人生啊,他就不是一个人在长跑,他得是几代人的接力。”樵夫继续说到:“莫说做官,就说山下那些生意人,第一代去摆了个地摊积累起家业,第二代才有可能进门脸儿不是?那第三代就可以站在前人肩上去开分号啦。” “像咱们这样种地打柴的人家,要是不苦一代人拼一把,那世世代代也就只能种地打柴啦。” “哪有世世代代,”樵夫自顾自说到:“这么在山上打柴,哪有女子愿嫁?倘是不能传宗接代,那就绝种啦。” 柴宗训忽然开口问了句:“老哥,山下都这么议论吗?” “对啊,都是这样说。” 柴宗训长出一口气:“大周有希望啦。” 樵夫有些疑惑,董遵诲笑到:“倘天下都是读书人,都能明事理,大周自然世代强盛了嘛。” 晚间睡觉的时候,董遵诲小声问到:“公子,我还有一事不明,倘读书不要钱,天下人都去读书,那边境谁来镇守?” 柴宗训笑到:“倘天下都是读书人,边境根本无须人去镇守。” “为何?” “一趟征辽,老董还未发现吗?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将来读书的人多,研究火炮步枪的人就会更多,也会有更先进的兵器被创造出来,到时候说不定人在汴梁安坐,只须动动手指,万里之外就能歼敌了呢。”m.DXSZx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