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球战国

第548章 工业冲击农业


铜板,成年女工80个,成年男工1块银元,熟练工1.5块。若是匠师阶层,那就更高,可以每月拿到3~5块。

    还是以刚才那个四口之家的佃农家庭为例。若是其全家都进入工厂,那他们一家每月的收入就是3块银元,一年就是36块。在减去人头税和徭役税后,怎么都能剩下25块以上的银元。其家庭收入直接翻了一倍都不止!而若是他们当中出了熟练工或者匠师呢?

    中国人都是天生会算账的,哪怕这个四口之家全都是文盲,这么简单的账,他们还是会算得过来。你说,当他们有机会进工厂做工的时候,他们会怎么选?

    此外,虽然大明没有什么殖民地,但宗藩却是多得很啊。所以,大明的工业品目前根本不愁销路,所以在可以预期的十年内,大明的工人其薪酬会越来越高。

    而与之对应的则是,虽说大明户部在国家层面上的海外购粮还算有节制,生怕购入粮食太多摧毁国内粮价,导致谷贱伤农。但大明的粮商可管不了这么多:人家南洋诸国亩产高不说,还一年三熟。这粮价比我们大明低多了。我们直接从南洋购入粮食在国内或者朝鲜、日本售卖,这利润相当的大啊!

    也就是这些年因为大明、福国、桂国、日本都以国家力量在南洋大力买粮,使得粮价升高,间接抑制了民间粮食交易,不然民间的粮商都能把大明国内的粮价冲垮!

    但也就是这样了,虽说国家层面的大力买粮,使得大明国内的粮价基本稳定在一块银元两石粮食的价位上。可是你要知道,大明始终是一个出超的国家,白银在源源不断的流入,银元的购买力实际上实在不断下降的。所以,表面上的粮价稳定,其实是意味着粮价下降,农民和地主的收入减少。

    “皇上,各位同僚。最近这五六年来,国家的情况就是如此。工人的薪资在不断上涨,农夫的收入实际上在不断下降。所以,一旦有新的工厂开工,往往就是整村的农夫全家搬进工厂做工。甚至有些村落,干脆全村人集资,或者以全村土地为抵押,去银行贷款来开办工厂。

    这人都进了工厂,种地的人自然就少了。现在,江南各省的地租,已经降到了四成、三成半,就这样,还是不容易招到佃农耕种。可是地租却不能再降了,再降,地主得到的收益在缴纳了田赋后,就剩不了几个了......如此一来,土地自然大量抛荒。

    更有藩王分封海外后,纷纷到各地以各种优厚政策招揽本国百姓去海外定居。而各藩王最青睐的就是我东南沿海的百姓。因为当地百姓思路活,适应力强嘛。但这对于本就耕种不足的东南各省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皇上,如您方才所言,北方各省未来二三十年,可能都是天灾不断。若是这南方各省土地抛荒的问题得不到遏制,南方的粮食产量也会持续下降。这个,虽然我们可以继续从南洋买粮,但是臣觉得,粮食这种事关天下稳定之根本的东西,还是应该保证自给自足。”

    “皇上。”银行行长曹三喜起身:“大司徒所言,句句属实。土地抛荒,在臣这里也有体现。最典型的一个案例便是,五年前,华亭徐家以20万亩土地做抵押,向本行贷款200万元开办新厂。在当时,松江的土地大约是20元至30元一亩,这20万亩土地,银行只贷给了200万元,当时全行上下都觉得赚大了。谁知道,现在五年过去了,徐家该还款了。可他们却说,除了利息外,只还100万,确保10万亩土地在手就行。剩下的10万亩土地,他们不要了!”

    说到这里曹三喜把手一摊:“臣要这十万亩土地干嘛?银行拿来了,根本就找不到足够的佃农耕种啊。就算是有那么多佃农耕种吧,臣最多也就能开三成的地租,再多,佃农就跑光了!可是三成地租,臣在交了赋税后,所得利润,比起那100万贷款的利息,可是差得老远了!”

    “皇上,诸位同僚,徐家这个案例只是个典型。实际上,现在我大明皇家银行在全国各地的分行,都出现了类似的坏账。贷款人赚了钱,就是不肯还贷款。你催他吧,他就说把抵押的土地交给你。我银行要那么多土地干什么?这样的事情多了,银行也没有办法,只能是在贷款前,尽力压低抵押土地的估值。甚至在江浙一带,有的分行已经拒绝接受土地作为抵押物放贷!而这么一来,又使得民间的借贷业务重新兴盛。长此以往,我银行就没法盈利哪!”

M.dxszXEDU.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全球战国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