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海口时,他终于见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大海,在旅途中被磨得不再年轻的他,在海边听着轮船汽笛声,又一次像少年般奔跑。 但到了后来,徐春树和他的表演团能够接到的表演却越来越少,一些人已经准备启程回家了,而徐春树则在又一次应酬无果后,缩在灰暗的船舱里疲惫地睡去。 在船舱外面,有一艘货船徐徐开过,而货船上面满载着电视机。 时代变了。 有了电视机的大家也有了更新奇的娱乐方式,人们已经不再需要这么一个逐渐落后于时代的表演团了。 《江城码头》与其说是电影,更像是一部冷静客观的纪录片,周源山只是用一个剧本,两个演员,三四台机位,就将时间和年代回溯到了那个时候,然后将摄像机镜头对准他们。在电影里,周源山只是在不掺杂任何主观情绪地进行讲述,甚至对于徐春树最后的结局,也没有进行多余的评判。 但他还是将徐春树第一次来到海边,听着轮船汽笛声在海边奔跑的那一幕戏留在了最后拍摄,似乎是将这个男人最为意气风发的一幕留在最后。 入海口,斜阳之下。 周源山这一次为了寻找感觉,更是直接将所有成员都拉到了楚江入海的交汇处。这里也有码头,而且每隔几十分钟就会经过一趟轮船,将汽笛长长地拉响。 开拍! 一艘有点破旧的客船缓缓驶入镜头,快到码头的时候再慢慢停住,而徐春树则一直在船舱里对这个本子写着什么。有人往外面张望着,也有人拿出了富有年代感的体型硕大的录音机调试着,准备用磁带听歌。 船舱里的整体氛围不算吵闹,但又隐隐有着一种被压抑着的兴奋感,他们都知道接下来要到的地方是哪里,而这也意味着他们这群生活在江边的人,将第一次见到大海。 终于,调试录音机的人摆弄好了,从收音机里放出了一首在那个时代十分新潮的歌曲,而其他人连同徐春树一起,都围在收音机旁边听着,像是在听着一个世界。 呜 此时,一声若有若无的汽笛传来,有人似乎感到了微微的震动,下意识往船舱外望了望,忽扬起脖子叫道:轮船! 其他人也看了看,马上喊道:哎!到入海口了! 徐春树也紧拧过身子,只看了一眼,瞬间从船舱里跳出来,撒开腿就在码头上猛跑,刚才喊话的两人跟在他后面,边跑边招呼道:到了!到了! 船舱里的其他人也全跳了下来,有的手里还拿着东西,听到喊声径直往地上一扔,紧随同伴而去。 周源山安排的另一个机位中,拉远的镜头将泛着铅灰色的海,褪色发白的码头,一群没见过海的年轻人如数记录下来,看着他们疯了似的在码头上奔跑。 呜 轮船的汽笛鸣声响亮,在海面上平稳驶过,承载着货物,也承载着时代。 而码头上是一群第一次见到了更大世界的年轻人,承载着热血,也承载着梦想。 停! 周源山喊道:宋书文,你情绪不够,把自己放开了,重来! 开拍! 他们很快又拍了一条,这次周源山倒是没喊停,只是坐在监视器后面皱着眉头。但宋书文不用他说也知道,自己这一次的表现依然不够好。 其实这毛病说大不大,就是情绪调整地不到位,也是年后返工的一大毛病,总是差了点状态,但也只能慢慢调节。 好在眼下还有点时间,周源山也不着急催促宋书文,准备先把空镜和其他的零散戏份补了,顺便给他放了个短假,让他自己找个地方琢磨去。 宋书文也知道自己急不得,索性披着那件大棉袄,找了个空器材箱坐着,一边调整情绪,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跟黎宇青在手机上聊着。 那边黎宇青也被周源山折磨着,在配音配到了第五十多个版本之后,周源山才说他找到了一点江路的感觉。而眼下,黎宇青总算是录出了自己最满意的一般,直接将原始音频文件打包后发给了宋书文,表示要让哥给他好好批评指正一番。 这段台词字数不多,录音时长也没多久,但是未经压缩的原始音频文件体积大的离谱,足足有几百兆,而宋书文又是在信号不怎么样的码头边上,哪怕是狠心用流量开了下载,也得等上一会儿。 而就在这个时候,出乎宋书文意料的是,自家经纪人老许竟然过来了。 呦,你居然有时间过来探班。M.DxSZX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