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时局,谢昌云首先是从对苏德战场的分析切入,谢昌云道:“这场目前世界最大规模的战争,其结果还不能做最后的结论,但是莫斯科战役肯定是以苏联近期开始的反攻的成功而结束,在这个方向,德国今后将不可能再获得新的突破。但是就整个战场形势来看,德国还将继续保持战略上和战役上的主动,在其他方向仍有不断发起攻势的能力,这种态势至少要维持到今年过去。从苏德战争中,我们可以看到新式战争理论的作用,也可以看到具有一个强大战略纵深和战略后方对战争结果的决定作用。相比除苏联之外的欧洲各国,苏联拥有无以可比后方和资源优势,因此虽然损失惨重,但仍可以顽强支撑战争,并争取到了局部的主动。我们也是同样,西北、西南、华南的全部,华东的大部,华北的一部都在外面手中,除了苏鲁战区、华北的八路军之外,其余整个战线实际都是相互连成了一个整体,从华东到西北均可以铁路为构架来调动和补充,如从南昌调动兵力,连同重装备最多十天就可到达西安。对这样一个广阔而又通行机动的战略后方,只要加以有效协调,以日军面前在关内兵力绝对撼动不了我们。但是苏联如果不能很快获得苏德战场的全部主动,日军就有可能从关外抽兵补充到关内或太平洋战场,因此日军发动针对夺取我后方重要战略目标为目的的进攻作战的可能性依然随时存在。所以我们希望苏联能在战场上取得胜利以牵制日本关东军的南下,但绝不能把希望都寄托在这个方面。” 由此谢昌云将重点转入到了国内战场,他道:“我军近期虽然连战连捷,取得了一系列空前的胜利,但是我们也必须要看到两个关键。第一,日本的战争潜力还非常大,他们拥有七千万的人口,但到目前为止的军队数额只不过才三百万左右,只占人口数量的百分之四点三,假如日本把这个比例提高,每增加百分之一就是七十万,就基本相当于目前关内兵力的总和,如果提高四到五个百分点,大家算一算,日本就可还有几百万的兵力可以投入。如果只将其中一百万投入到中国战场,对我们将是一个多大的压力?第二,是从我们自身来看,以这次浙西战役为例,第二十三集团军经过整训之后,装备整齐、兵员足额,也可以算得上是中等的部队了,前段用两个团在炮兵和空军配合下还曾经一仗消灭过日军七百多名。但这次以七万余众,在有利地形和既定战役方针明确的情况下面对日军三万多兵力的进攻,两次被打得一败涂地险些酿成不可收拾的局面。究其原因,指挥和战术水平不高、只能打顺风仗、一旦形势稍有不利便信心顿失,是失败的根本所在。这次浙西战役虽然歼敌六万多,但我军自身也伤亡五万多,仅二十五集团军就占了六成多。所以,我们可以绝对信赖的能打硬仗、能打胜仗的部队仍比较缺乏,还不足以在各个战场上对日军展开全面反攻。况且反攻所需消耗巨大,也非我国目前财政所能够支撑。因此,局部反攻,大部相持,将是我们新一年在军事方面的基本战略。只有认清了这一点,才能有效的制定与之相符合的行动策略。” 在点评了各战场的特点之后,谢昌云做了一个归纳道:“由此可见,目前在各战区,只有第四、第六、第九这三个战区具备有对日军展开大规模反攻的条件。另外还有一个方向,就是在绥远和察哈尔,这里虽然目前尚不具备反攻条件,但我们要努力来创造这个条件。为什么选择这里呢?其目的之一是对华北日军形成战略包围,为今后的反攻做准备。目的之二就是要趁机夺回外蒙古,前面我已经分析过了苏德战场的局势,对我们来说是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涉及国家领土主权事宜,必须有所侧重。而第四、第六和第九战区的对日反攻也不是马上可以开始的。一来是部队加强装备和训练还需一段时间,二来是要等待机会。日军华中方面军虽然损失了三分之一的兵力,但由于华中位置极为重要,所以很快就会得到重新补充。而且在华北日军渡河作战失利之后,日军必定会选择鄂西作为进攻重庆的路线,极有可能会在这一带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进攻战役。如果我们能够趁日军大举出动之时,先给日军以重大打击,而后再向日军固守重要据点展开反攻,就可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我们能够在鄂西歼敌数万,那我们就可顺势收复宜昌,并且攻占九江,切断日本华中方面军的主要补给线,湘鄂战线也可以至少推进至咸宁一带。一旦这步战略得以实现,武汉的光复便指日可待。” 谢昌云说到这里便停了下来,伸手端起了自己那个独具特色、可装一升水的大茶杯,台下的议论声也随之“嗡嗡”四起。 不能不说,谢昌云的分析依据充足,而且思路清晰、全盘兼顾、主次了然、轻重缓急、目标明确,是一个极有可行性的军事纲领,比之历年军事委员会所m.dxSZx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