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里,一干关宁军将领汇聚一处,吴三桂召集他们来就是要议一议投降事宜。 当然,他没说要投降满清。关宁军诸将一个个还都以为是要投降李自成呢。 张若麒来的时候他们可都见到了,李自成出手大方,对待吴三桂也礼遇有加,给出的条件可以说是再优厚不过了。 不过大家都是要脸面的,这大明还在,他们这支受大明集天下财力供养出的精兵却转头就投了大明朝的敌人李自成,这叫很多人都感到了羞耻。 可是,京师已经易主,不说神器就此姓李,至少在这北地,李自成的大顺如旭日东升,不可阻挡。 怎么看大明王朝北地的统治的覆灭都已成定局,李自成的大顺朝将取朱氏王朝而代之,成为北地万里河山的新主宰,只有依附于这个新政权,才有他们关宁军的出路。 不然,到了秋后他们关宁军就饷尽粮绝,不战自败。 何况从李自成对吴三桂的待遇来看,那是很看重他们关宁军的,大家也不用再动家当了,今后大军就驻扎彼处,为新朝守御东虏即可。 而吴三桂有嘉赏,他们一个个也不会少了。对于他们这些军汉们来说,大家追求的不就是这个么 只要投效了新朝,一朝追求就全到手了,想着就让他们心里美美的。再则,如此一来他们的前途就不说了,一家人的生命财产也都有了保障,这简直两全其美。 没人知道吴三桂经过深思熟虑,已有投降满清的定见,但他不能明说。因为他顾虑部下的想法能否跟他一致,特别是在当前政局激烈动荡的时候,人心正混乱,还摸不透他们的真实打算。所以,他要先试探部下的思想动向。他故意问诸将官“都城失守,先帝行至津门,不日就将南下,山海关已成一孤岛也。三桂受国厚恩,宜以死报国。然数万将士又当何去何从,如今将若之何” 诸将官默默无语,谁也不答。否则保不准就要被青史记上一笔,那就太坏名声了。虽然他们武人不像文人那样在乎青史的盖棺定论,可谁也不愿意冒险。 这投效新朝,你吴三桂占的便宜更大,事儿自然就也要由你吴三桂来起头。气氛顿时变得紧张起来。吴三桂连问三次,还是没有一个人敢表示意见。旋即他就以逼人的目光环视了每个将官的脸,语调沉重地说“新朝势大,唐通、姜瓖、王承允等均皆降,我孤军不能自立。”说到这里,再提高了声音,斩钉截铁地问道“今大顺天使已至,其斩之乎,抑迎之乎” 吴三桂咄咄逼人的追问,让诸将官心中不由得一惊,就好像如梦初醒,不约而同地发出了一个声音“今日死生惟将军命” 就是表态一切惟吴三桂之命是听。 吴三桂由是大喜。这才宣布决定正式接待来使,要投降农民军。 要断绝关宁军投效李自成的希望,这话不能从吴三桂口中讲出来,而只能出自张若麒之口。同时他还请了顺天巡抚王永吉列席。 后者在昌平失守后没有逃回京师,而是直接奔去山海关。这跟吏部右侍郎李建泰在太原失守后,没有奔回京城,而径直跑去保定是一个道理。 山海关张灯结彩,总兵府喜气洋洋,大开中门迎接了出去溜达一圈又回来了的张若麒。 然后张若麒这个很多辽东军将都认识的主儿,就张口在堂上放出了一个大炸弹。 总的来说就是一些张冠李戴子虚乌有的事儿。人李自成现如今还是仁义之师呢,可没有拷掠追赃,肆意的抄检百姓,jiany掳掠。 张若麒这话换做流寇版的李自成还成,或是历史版的李自成也说得过去。但独独不能用来说现在的李自成。 满堂的关宁军军将都懵逼了,这咋回事 是张若麒发烧烧糊了还是吴三桂不投李自成啦 谁不知道张若麒与吴三桂关系亲密,之前更已经在总兵府上住了多日。那他现在口中说的话,所表达出的意思,只能是吴三桂的主张。 后者一个字不发,只向一旁列坐的王永吉使了个眼色。 后者登场亮相,也放出了一个大炸弹借师助剿。 借谁家的师呢自然是满清了。 “莫若请北兵即清兵进关,共歼李贼,事成则重酬之。” 消息迅速的席卷山海关,张乐书的嘴巴都张大了,这吴三桂要是投降李自成,他还能理解。但这鸟人竟然要投降满清鞑子 还借师助剿,说的好听,不就是为自己披了一层遮羞布么。 m.dXSzX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