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的! 老友对此欣然同意,字里行间中似乎还透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仿佛在…… 炫耀? 而就在他们达成约定后没几天,一封邮件如约来到了莫顿的邮箱里。 “常见信息素结合蛋白……” 莫顿轻轻诵读了一遍论文标题,大致对论文的内容有了一定判断: “第四代吡虫啉的合成思路?这倒有点意思……” 莫顿曾经在14年的时候做过一个课题,内容是对小白蛾信息素的合成研究,成果还刊登到了medicine上。 后来他凭此专利得到了鹰酱农业协会的终身理事称号,以及一笔五年三百万美刀的授权费。 加之他有不少学生与熟人都供职于顶尖的生物医药公司,因此莫顿对于吡虫啉的了解程度其实相当深入。 “蟑螂属于蜚蠊目、小蠊科,是世界性城市害虫……” “……大多数蟑螂在寻找配偶的过程中,成熟的雌性成虫会释放两类性信息素:挥发性性息素小蠊醌(3,6-二氧环己-1,4-二烯-1-基)甲酯),以及两种接触性性信息素3,11-二甲基正二十七烷-2-酮和3,11-二甲基正二十九烷-2-酮”……” “本文基于美洲大蠊测得的触角等组织的转录组数据,利用……获得109个obp的组织表达谱,从中筛选出两个雄虫触角高表达候选pbp基因,bger obp26和bger obp40……” “随后利用体外蛋白表达和纯化,获得两个obp的高纯度重组蛋白……” “”……通过小分子荧光竞争性结合实验,研究了两个obp与三种性信息素以及类似物的结合能力……” 看完徐云的论文摘要,莫顿的心中隐隐对自己一开始的判断产生了怀疑: 这份论文的内容,看上去似乎不止是第四代吡虫啉那么简单啊…… 毕竟如果只是与信息素进行合成,完全没必要讨论3,11-二甲基正二十七烷-2-酮的相关问题吧? 带着这种心理,他继续看起了正文。 随后刚扫了没几眼,莫顿的眼睛便亮了起来: “cyclization(环化)?还是用的过渡金属?好思路!” 接着他一行行的看了下去,唯独在5-环氧-1-十六碳炔环节稍稍停顿了几秒钟: 徐云并没有详细描述5-环氧-1-十六碳炔在定温下的变化,附上的图示也略微的简洁了不少,这就像前面还在耳鬓厮磨,转眼间就快进到了根深蒂固了一般。 不过莫顿也没太过在意,毕竟只是一个过渡的中间环节罢了,后续才是关键。 “lthf……” “合和子引物……” 莫顿就这样一行一列的看了下去,越看越入迷。 说起科研成果论文,很多人可能都会有种疑惑: 既然先进科技都是保密的,那为什么还有好多所谓的科研成果论文发表呢? 原因很简单。 一来呢,是发布方大多会在论文发表前申请了专利。 也就是先申请专利,后发表论文,这样可以在法律上保证自己的利益。 二来则是论文内容并不是一味的公开所有信息。 论文通常都是一些理论的东西,比如化学反应的原理,材料的主要成分(含量极低的但是非常重要的成分通常都保密),合金的金相组织等等。 这些都是可以公开——或者说无论公开与否,竞争对手通过分析产品都能得到相关信息。 剩下一些关键的信息,论文通常都是不会触及的: 比如关键工艺过程参数,温度,压力,成分配比,催化剂的成分及状态等等信息都是保密的。 加之论文通常都是实验室状态,并不是大批量生产的状态,实验室小批量状态和工业化生产状态是截然不同的两件事。 所以论文很多时候阐述的都是一个思路,很少会有人把核心技术全盘托出,也就三哥曾经傻乎乎的透露过一次。 当然了。 数学论文除外。 四个小时后。 莫顿一脸感慨的呼出一口气,脸上忽然浮现出了一丝看热闹的表情: “拜耳的d.e实验室……森下制药的龟野项目组……罗氏的airc实验室…… 没记错的话,这些实验室目前都在研发第四代的吡虫啉或者呋虫胺吧,而且投入的资金都不在小数…… 啧啧,这下子有好戏看了。” 随后他将目光放到了作者栏上,头一次正视起了那个名字: “第一作者……” “徐云……” ……M.dXsZx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