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an+1∶an=β之类的其他测定方式,基本上也都是数学方面精准,但物理意义不明的情况。 随后徐云又写下了两个个公式,也就是k次多项式的函数和最小误差值: f(x)≈g(x)=a0+a1x+a2x2+a3x3+……+akxk。 loss=i=0∑10(g(i)-f(i))2。 这样一来。 只要找到合适的系数,就能令误差值最小了。 而就在徐云优化函数的同时。 其他人也没闲着,各自按着预定好的计划在行事。 例如老汤正和来自格林威治天文台的技术人员拍摄着今天的星图,高斯则整理起了布莱德雷家族留下来的独门观测记录: “0.00066045……0.01072261……0.12684538……0.43146853……” 众所周知。 如果是需要仅仅通过数学来计算行星轨道数据,那么必然会用到开普勒行星三定律: 第一定律: 每一个行星都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环绕太阳,而太阳则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中。 第二定律: 在相等时间内,太阳和运动着的行星的连线所扫过的面积都是相等的。 也就是sab=scd。 第三定律则是: 各个行星绕太阳公转周期的平方,和它们的椭圆轨道的半长轴的立方成正比。 即t^2/a^3=k,t为行星周期,k为常数。 另外还需要用到笛卡尔坐标系下的椭圆曲线,即: ax^2+bxy+cy^2+dx+ey+f=0。 有了这些,只要在加上某个工具就能进行计算了。 后世科技发达,计算轨道的工具一般是numpy,几秒钟就能计算出结果。 眼下虽然没有numpy协助,但这玩意儿的计算逻辑实际上就是最小二乘法。 而最小二乘法的发明者不是别人,正是高斯…… “g(x)=-0.43146853+0.12684538x-0.01072261x^2+0.00066045x^3……” “下一组是0.31468531……0.21538462……0.12960373……” “0.05337995……0.01724942……0.32307692……”(注:所有数据都来自nasa开放的数据库,非杜撰) 过了大概十多分钟。 负责最终计算的黎曼抹了把额头上的汗水,在纸上写下了一个数字: 0.4857342657342658。 虽然目前还无法知晓冥王星的具体位置,更不知道它的重量大小。 但此前曾经提及过。 天王星在扣除海王星的引力之后,轨道依旧是有些异常的。 这个异常数据就是计算的切入点,也就是黎曼他们计算出来的这个数字。 高斯接过这张纸扫了几眼,摇了摇头。 这次他们汇总到场的观测记录可以追述到1012年,手绘图接近三万两千多张,黑白照片大概2700张左右。 面对这些资料,三次多项式计算出来的结果显然做不到精确拟合。 不过这个情况早在高斯和徐云的预料之中,三次多项式只是一波低成本的试探罢了。 要是得出来的结果精度够高,那么便可以省不少力气,若是精度较低,高低也就亏一点时间罢了。 只见高斯面色没有丝毫变化,转头对黎曼说道: “波恩哈德,开高次幂吧。” 黎曼点点头,犹豫片刻,问道: “老师,还是用黄经吗?” 高斯想了想,大手一挥,说道: “继续用黄经,上……八次方!” 听到八次方这个字眼,黎曼表情顿时一肃: M.dxsZx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