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凡事都有例外,有时候因为一些原因,面试可能会提前或者延后,不过极限跨度正常都不会超过4-7月这个区间。 徐云记得当年曾经在科大的bbs上看过一些奇奇怪怪的科大记录,其中就有最晚和最早的研究生答辩,分别是7月22和3月27。 目前徐云的情况是生物学博士在读,物理学硕士在读,今年分别要准备两场答辩。 至于潘院士和徐云所说的委员会指的便是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由学位授予单位组织,主要负责审查学位论文,组织答辩这些,然后决定是否授予学位。 当然了。 本科……也就是学士学位是不会有答辩委员会参与的,答辩委员会针对的是硕士和博士这两个学位。 一般硕士的答辩委员会人数在四五个,博士六七个。 细分下去的具体规则有很多,不过核心就是导师不能担任委员会的一把手,博士需要有几位是外单位专家等等。 相较于博士答辩,硕士答辩的要求会更低一些。 因为硕士答辩可学习的东西一般不是很多,大部分都是相互包容一下就让学生通过了。 不夸张的说。 那个由学科老师以及校外专家组成的答辩专家组,在你答辩的时候,基本只有两种态度: 一是让你顺利通过。 二是将你臭骂一顿后让你通过,基本不存在答辩现场不让你通过的情况。 凡是导师同意你参加论文答辩的,就已经等同于放你过了,如果不放你过不可能让你参加答辩,甚至不可能让你去送审——除非你导师不怎么负责任,或者这门学科的专业建设存在问题,你们的学科带头人有意如此安排,又或是你的表现极其离谱,否则不会出现答辩现场否决的情况。 所以徐云对于自己硕士答辩还是挺有信心的,闻言只是习惯性的问了一句: “老师,评审委员会都有哪些人?” 在徐云想来,潘院士接下来应该会报出几个徐云有所耳闻但又不那么熟悉的名字,这些人要么来自科大校内的其他专业,要么就是其他一些大学的正副教授。 在经过诸多……好吧其实没那么多但质量极高的副本之后,徐云在能力这块其实已经超过很多正高级别的教授或者研究员了。 所以说不定参与评定学位的那些教授里头,有很多人甚至还比不上徐云呢…… 结果没想到的是。 在听到徐云的问话之后,潘院士脸上的表情瞬间变得有些微妙了起来: “小徐,你要有个心理准备。” 徐云原本随意的表情顿时一愣: “嘎?” 这啥意思? 啥叫有个心理准备? 随后潘院士想了想,从随身的公文包里取出了一张名单: “小徐,这是你答辩委员会的评审名单,你自己看看吧。” 徐云眨了眨眼,接过名单看了起来。 就在看清名单的一瞬间,徐云的左手顿时一抖,整个人好险没有从椅子上滑下来。 只见这张名单之上,赫然写着几段话: 【根据《华夏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第八条第三款规定,硕士学士论文答辩委员会由3至5人组成,一般应当由外单位的专家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由副教授,教授和相当职称的专家担任】 【现经华夏科学技术大学位评定委员会第十届第二十—次会议审议,对徐云(学号114514)硕士学位答辩做出如下评审安排】 【答辩委员会人数:5人】 【答辩地点:燕京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乙院】 【答辩委员会主席:杨振宁】 【委员会委员:王希季、周光召、周绍平、薛其坤】 徐云: “ovo?” 我踏马看到了些啥? 过了足足有好一会儿,徐云才从懵逼中回过了神,整个人猛然看向了潘院士: “老师,这啥情况?这么多大佬给我个硕士做评审是什么鬼?” 潘院士很淡定的朝徐云耸了耸肩,他才不会告诉徐云自己在看到名单的时候也愣神了好一会儿呢: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学位条例》只规定了答辩委员的下限是副教授,并没有规定院士不能充当评审。” “事实上院士充当评审在博士答辩里也不是没有先例,没啥好大惊小怪的。” 徐云依旧直愣愣的盯着他: “……” 或许是被徐云看的有些尴尬加上心底确实有点发虚,过了一会儿,潘院士也忍不住干笑了起来: “其实这事儿最早可以追溯到暗物质发布会那会儿,那时候几位大佬们在后台聊到了你,侯院长问了一句【m.DXSZx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