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海水每天上升一米[末世]

分卷(202)


,不过本质上还是个刚长大的孩子。
  办过了手续后,黎韩非借此机会直接回邮轮了。
  先前他在渔船上睡着了没回去,船上的人们还有些担心。现在回去了,不少人头探头看过来,黎韩非看见谁都能打声招呼,只是看的人越来越多,他也知道害臊,就加快步子回屋去了。
  因为已经进入了国内,眼前最重要的是安顿。所以黎韩非没有给他们太繁重的工作,只要牲畜喂了就行,其余时间基本都在休息。
  黎韩非回卧室,黎韩承也过来了,直接递过来了先前出发前政府给每个人做过的登记。
  第213章
  黎韩非是完全忘记了这茬的,看着那一沓列表,忍不住道:这都是我睡着时候登记的?
  黎韩承摇头:怎了可能,其实是从咱们离开的时候就开始了,这边写了具体的报告上去,他们过来经过确认后录入程序。咱们回去是录入成功。
  黎韩非好像想起来了是有这么一回事。只是公司里关于人口问题一切由哥哥全权负责,他很了解员工们的每一个人,也知道他们做的每一件事。所以让他来负责,黎韩承可以很放心。
  外籍的人也没啥问题了?黎韩非往后翻,在后面看见外籍人员,都是手写的,有的外文写的很潦草,上面还有黎韩承用中文写了个音译的名字。
  他们暂时用的是签证,不过是半年起步的。等半年以后,估计会有新政策下来。
  黎韩非点头:现在咱们国内自己的事情还没搞定,外籍人员确实没那么多精力。主要是咱们船上外籍人员不少,有外籍华人,有亚裔也有欧非裔。这些以后但凡政策上有什么防备,咱们都不会方便。
  越城探头看了一眼,只道:其实只要民间没有种族问题,国家那边就算没有具体政策,大概率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黎韩非知道:以咱们国家体制大概率不会有问题吧,又不是像M国那种各种主义都可以搞点事。
  还是那句话,华夏是社会主义,以人为本的前提下,大概率不会出现太严重的事情,就算有个别事情,也不会全盘否定所有。
  只是这种事情也是想不明白的,越想越觉得麻烦。
  更何况上面没个通知,这边有所揣测并付出行动也不好。
  登记上就好了,以后最好再有个证件一类的。方便管理,也方便上面以后调查。黎韩非道。
  他们那边已经准备了磁卡,等安顿下来确定长期居住以后就会派发。不过后续会研发更加方便携带的手环。货币暂时才用数字货币,可以直接用手环交易。黎韩承道。
  黎韩非挑眉:他们告诉你的?
  黎韩承只道:我想知道点什么还用人告诉吗?
  这话说的实在。在南极时候黎韩承能感应到整个南极。南极大陆可是比华夏的内陆还要大上很多的。南极尚且没问题,何况是华夏。
  华夏确实相对更加复杂,人口也众多。真想什么都知道也不现实。可一些特定的事情想知道也是如囊中探物一般容易。
  那是不是手环就直接当身份证和存卡用了?
  越城道:不能算是存卡,存卡只是储存现金,但数字货币只要存在。就等于央行那边发行了一张等值的货币。只是没有纸质,但交易起来跟钱使用差不多。
  黎韩非是不想那么复杂:反正方便用就行,这么说新货币发行了?
  其实现在国内的原本货币还在用。黎韩承道,只是现在回到了粮票时代。不管想要从官方那里买到什么,必须要有对应的粮票,一些应用上是有改动的,不过大体上差不多。
  黎韩非不懂粮票,只道:这样虽说让原本钱多的人也可以限量卖,可没钱的人依旧没钱啊?
  开资什么的还是用粮票,粮票在民间可以换到大量现金,如果是官方的工厂话,会同时开现金和粮票去购买。所以暂时来看大部分地区用的都挺好。咱们去那边短期内也会用这个。
  黎韩非想想就忍不住笑:谁又能想到咱们是开的倒车?不过算起来这个确实最方便。
  也是缺乏粮食时候的无奈之举吧,越城道。
  黎韩非看一眼越城,用胳膊碰了他一下:难得你还知道啥叫粮票。
  越城没开口。
  其实黎韩非这一代人都有好多根本不知道粮票是什么,更不知道粮票长什么样子。
  就像越城说的,当物资极具匮乏的时候,只能用这个办法来限制供应,将定量的物资分给特定的某些人。
  毕竟国家不像黎韩非的邮轮,上面总共就一万人,谁吃上了肉,谁没吃上一目了然。当国家人口以亿为单位的时候,你永远不知道哪个角落里还有饿肚子的人。所以从大局角度来看,必须要找到一个能让所有人都能得到相对公平物资的办法。
  粮票就是其中m.dXsZXEdU.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海水每天上升一米[末世]下页